查看原文
其他

《观看之道》:如今的我们应当如何观看艺术?

读书组 传说公关
2024-09-01

主笔 | 田源

校对 | 谭凯莉

排版 | 田源 陈银儿


正是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我们用语言解释那个世界,可是语言并不能抹杀我们处于该世界包围之中这一事实。


《观看之道》

作者: [英]约翰·伯格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Ways Of Seeing

译者: 戴行钺

出版年:  2015-07

《观看之道》由英国艺术史学家约翰·伯格所作,是艺术入门的经典之作。它改变了西方几代人的观看方式。对于艺术的刺激与影响而言,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更是罕有匹敌。


约翰·伯格主导的电视系列片《观看之道》于1972年在英国BBC播出,这个节目改变了西方一整个时代的观看方式,本书是与之相配套的同名图文书。

 

全书七个章节,其中四篇图文并用;其余三篇,纯用影像呈现。作者每篇文章讨论一个主题,如: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女性作为观看的对象、油画自身的矛盾以及广告与资本主义白日梦。多年来,这本书激起的争论历久不衰,其观点更几乎为此一领域的常识。

 

《观看之道》所普及的观念,是普通读者了解和观看西方艺术的重要手段。本书既是艺术欣赏入门的经典,同时,它论及的内容观点,亦是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必读文本。


作 者

约翰·伯格

John Berger



约翰·伯格,英国艺术史学家,小说家,公共知识分子,画家。1926年11月5日生于伦敦。当他被送向他所憎恶的一所学校时,一种内在的放逐和移居便开始了。这种感觉被他过早阅读的无政府主义者的经典著作所加强。十六岁时,伯格违背他的家庭意愿,为成为艺术家而辍学。


他在中央艺术学院的学习被战争中断。他在战争中先后担任二等兵和准一等兵,很长一段时间与工人阶级生活在一起,这段经历也对他而后的艺术评论生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退伍之后,他进入切尔西艺术学院,开始关注时事政治。


探索视觉意义和词语意义之间的关系,即文字和形象之间的关系,是约翰·伯格工作中持续的关注点。1952年,伯格成为《新政治家》周刊的艺术批评家,由于对政治的直言不讳,对绘画实际过程的敏感使他很快成为最著名、最具争议性的批评家之一。

 

1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欧洲传统绘画诞生于十五世纪,衰落于二十世纪。约翰·伯格写这本书是想对传统绘画的一些既有假设提出疑问——我们如今应该怎么观看绘画?


现在的人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在观看绘画,若能理解这种观看和观看背后的原因,就能了解我们自身以及我们所处的时代。


很多人认为“看”是一种普通的方式,但实际上大多数的时候,我们的观看是基于长期形成的习惯和传统,我们观看绘画或其他事物的方式并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欧洲绘画传统中以“透视法”为核心——即以观看者的目光为中心,统摄万物,使得人的眼睛成为所看世界的中心。


透视法在绘画中的应用


随着照相机的发明,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发生了改变:那些不在我们眼前的东西,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全世界的影像。传统时代我们的眼睛是所观世界的中心,但现在镜头成了主角。摄影技术改变了我们观看到的内容,也改变了我们观看的方式,同时也决定性地改变了长久以来的绘画传统。


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第一章中的诸多观点来自于哲学家怀特·本雅明。本雅明在其代表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对技术革命引起的机械复制技术进行了深度剖析,他对于早期绘画等艺术形式和大众传媒时代的传播媒介进行了富有哲学意义的评析,成为了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开创者。


图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作者

瓦尔特·本雅明


那什么是机械复制时代?


简言之就是指照相机的发明及其所带来的大量的可复制的图片涌入大众生活的时代。本雅明就机械复制后对图像广度的影响做了一个更易使我们理解的比喻,即印刷术的发明对文字广度的影响。在印刷术发明以前,文字仅仅被少数特权阶级所掌握,而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字的传播与应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像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是如此。


艺术品在机械复制时代之前,具有一个独有的属性,即“此时此地性”。所周知,艺术品最早大都用于宗教仪式。它们大多存在于教堂、庙宇。人们赋予宗教的权威与神秘也同样的赋予了艺术品。艺术品在它独一无二的所在地经历着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人们的膜拜,成为历史的见证。但艺术品一旦不再具有任何仪式的功能便只得失去它的“灵光(Aura)”。


正在用手机拍摄记录展出艺术品的观众


而具有革命性的机械复制时代的出现,使得艺术品丧失了“此时此地”的权威性。


复制技术使得复制物脱离了传统的领域。大量的复制品取代了“原物仅此一件”的现象,它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成为大众视与听的对象。复制品使原物失去了“灵光(Aura)”,走下了神坛,却赋予了原作新的地位。然而正是在此,艺术品神秘化的过程随之出现,“原作的含义已不再是它表达的独特内容,而在于它那独特的存在。”


“如果影像具备的新语言用在别的方面,那么,通过使用,它就会发挥出一种新的力量。在这一范围内,我们就可以开始更确切地在词语难达其意的领域内,界定我们的经验。(观看先于言语)不仅是个人的经验,还包括关于我们与过去之关系的本质性的历史经验。”


2

女性的观看与被观看

在欧洲的特权文化中,女性一直被当一种被观看的景观。通过研究欧洲传统绘画中的裸像,我们就可以观察到女性是如何被观看的。


裸体画是什么?肯尼斯·尼克拉说:“裸像只是脱光衣服。”他宣称裸像是一种艺术。


但约翰·伯格认为,裸体指代的是你自己,而裸像指的就不是你了,它指的是你脱光后变成的被观看的景观。裸体是自我解放之道,代表着自由和不受束缚以及回归本真,但是裸像却成了一件展览的展品,身体变成了被观看的对象。


图为法国画家安格尔所创作的油画《大宫女》


在欧洲的裸像艺术中,画家、观赏者以及收藏者通常是男性,而裸像往往画的是女性。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深深植根于整个西方文化,也建构和影响了当时大部分女性的心理。女性以男性对待她们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女性自己像男性一般审视自己的女性气质。


女性在这样的文化体系中,一方面被别人观看,另一方面她必须观察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所以构成女性身份的两个因素——“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既有联系又截然不同。由于女性需要依靠别人的注意生活,这决定了大多数的男女关系,也决定了女性的内在关系。


3

油画自身的矛盾

油画之于现象,正好像资本之于社会关系。油画在今人看来是一种艺术形式,但是在最早期的时候,油画实际上是一种财富、地位和统治阶级的象征。


油画描绘的是现实中买得到的东西,将一个东西画在画布上,像是直接拥有了它,然后把它放在家里。油画中的物品通常描绘得很真实,和外面的商品几乎一模一样。购买油画,也意味着买下了油画中的东西。早期传统的艺术作品是财富的象征。


油画代表的正是这种被强大的购买力所承认的财富。画作在视觉上为了表示这种物有所值,绘画质感表现得和真物一样。其最想传递的是画中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代表了统治阶级的身份认同和加强。


油画中最高的层次是历史或神话作品。一副希腊或古代人物画,实际上是为了装点观赏者和收藏者已有的经验。在这类油画面前,看画的主人看到理想的人物形象,可以让他感觉到自己的高贵身份。


图为达·芬奇所创作的宗教画《岩间圣母》 


风俗画描绘的是下层生活,与神话作品相对,但是能够证明,这个世界上的道德,来自于社会上或财务上的成功。达者是诚实刻苦工作之人,无用的人则什么都没有——这种认知的假象被描绘在了风俗画中。


在21世纪的今天,奢侈品的购买和上个世纪油画的购买如出一辙。只是贵重物品由油画变成了豪车、别墅、游艇、珠宝、爱马仕的包等。现在的有钱人通过购买那些奢侈品,是想购买那些高端精细的设计做工和纯手工背后代表的价值:通过赞美其工艺,认为物有所值;通过穿戴,增强和巩固自己富人阶级的形象。


4

广告与资本主义白日梦

广告是资本主义文化的生命——资本主义已经到了没有广告就难以生存的地步——同时,广告又是它的幻梦。


现代生活中每天包裹着我们的广告,与传统欧洲油画一样,传递着相似的价值观,使用着相似的符号。现代的广告中依旧可以看到豪宅、豪车、美女,这与传统欧洲名画中的庄园、精良的马匹猎狗是一样的。


广告作用于人类享乐的本性,但实际上并不能提供具体的享乐用品。它针对未来的买主,向消费者们提供一种依靠购买商品就能造就富有魅力的自我形象。这种广告提倡的通过购买就可以获得和转化的形象,令消费者羡慕。消费者之所以想要获得这样的有魅力的形象,根本原因在于他喜欢被别人羡慕。


因此,广告的核心并不是物品,而是人际关系。它所宣传和许诺的那种享乐,归根结底是一种快乐——一种由外界判断的快乐,一种来自于外界羡慕而产生的快乐,这是广告魅力。


如图 现代广告以强调人际关系为目的


当代社会下的广告,依旧充斥着昂贵的商品,广告除了造梦,还用它自己的一套理论打破了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


传统油画被金色画框所包围,象征了拥有者的财富。那么今天广告的画框是什么呢?是我们。是每一个真实普通的人。路上随处可见的广告牌邀请我们加入它们所营造的美梦中,但却把我们真实的世界排出在外。



《观看之道》讨论的永远不只是艺术,它挑战的是人类那些固有的偏执想法。


如本书最后所言,“让读者续下去”,在阅读或是在看视频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去全盘接受,就像作者说的那样:“本书旨在引发怀疑与讨论”。我们要始终保持着怀疑的态度,因为他的“观看之道”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复翻看,而更多“看”的门道则更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体会。




本文作者




田 源


田 源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2020级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方向) 本科生


“趁我们头脑发热,我们要不顾一切。”



本文配乐

Shape Of My Heart(Sting·Ten Summoner's Tales)


《Shape Of My Heart》这首歌相信很多人都十分熟悉,它是摇滚歌手Sting的经典作品,也是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片尾曲。选择这首歌作为本文配乐,不仅是出于我自身对于歌曲的喜爱,更因为歌词传达出的深沉果敢与细腻柔软让我想到了约翰·伯格的“观看”:冷峻却带有温度,同时挑战着世人的偏执;可仔细聆听,又能品出其对艺术深沉的爱。苍凉浪漫的旋律配上Sting低沉沙哑的嗓音,向我们诉说着动人的故事,就像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为我们款款讲述着一个个画中人的故事。


【往期热文推荐】


大咖讲座 | 郑威:洞察——你和优秀公关人的距离 


本周公关大事件 | 6.21-6.27 

C罗拒绝与可口可乐同框,

梗文化下可口可乐或成最大赢家


《论可爱》:“可爱”,真的是在夸你吗?

【深度评论】  
公关内容生产悖论 | 特斯拉 | 互联网被遗忘权  阳刚之气 | 课代表 | 马保国 | 江苏大学坠楼 争议点理论 |  爆款文章标题 | 快手《看见》B站《后浪》当当内斗 | 抱歉占用公共资源 | 227《完美关系》无锡燃气爆炸 | 丰巢新规 | 高以翔 
【公关解析】  C罗可口可乐 | 钟薛高 | 王思聪孙一宁 | 蜜雪冰城 云南大象 | 小猿搜题 | 摩尔庄园 | 张一鸣卸任成都49中 | b站校招 | 坡子街派出所 翟天临 | 315晚会 | 新疆棉 | 阿里巴巴 张小斐解散后援会 | 魅族清明文案 | 杨笠 | 曹县
【重磅书评】
论可爱 | 美丽新世界 | 消费社会 | 议程设置文本盗猎者 狂热分子 | 交往在云端I 交往在云端II | 沉默的螺旋 | 规训与惩罚 幻影公众 | 文化反哺 | 消失的地域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 童年的消逝 | 数字麦克卢汉传播与社会影响 乡土中国 
【传播科普】
女性媒介作品 | 可见性 | 认知不协调 | 自我呈现生命故事与画像 | 高考作文中的传播学 | CMC媒介环境学 | 拟像理论 | 网络迷因 意义协调管理 | 符号互动论 | 知沟假说  ELM | 认知基模 社交货币 
【营销解析】数据营销 | 善经济 | 文化IP | “她”经济 | 人货场疫情中被偏爱的品牌 | 搜索引擎营销 | 禁忌营销 综艺营销 | 会员卡营销 | 社群营销 | 秀场营销 效果广告思维 | 短视频营销 信息流广告 病毒营销 | 跨界营销 | 饥饿营销  | 情感营销

【大咖讲座】郑威 | 商容 | 傅悦 | 赵晓光 | 仲佳伟 | 廖永红 左跃 徐茂利 | 王兵 | 刘云鹏 | 梁玮豪 | 姐夫李李岩 | 仇勇 | 彭兰 | 黄河(上)黄河(下)陈力丹 |  喻国明 | 冷凇 | 陈昌凤 | 沈健



文中图片皆为网络资源,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若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cuc_pr@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传说公关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